top of page

地理概述

歷經為期一個月的大災變後,本島的地貌變得與過往截然不同,更以中部大斷層為界分南北:

南部地區因大陸棚與海板塊作用被抬升至1500公尺成為高原,溫度下降8-10度,晝夜溫差遽增,西南部缺乏水氣灌注而成一片飛砂景象,原先的海岸隨著澎湖海道抬升變為陡峭斷崖,東南部則是一片複雜的石灰岩叢林,因水資源豐沛常有災獸活動肆虐,生人勿近;

北部地區位於高山背風面與盆地構造交互形成一片水鄉澤國,大半建築淹入水中,加之活火山接連噴發、超能者在居住區前阻擋岩漿入侵,部分大樓被埋在黑色冷卻岩漿之中,阻隔帶則有一面弧狀黑牆,造就當地獨特火成地貌,蒸氣氤氳,北海岸亦出現黑蝕狀海岸線;

東部地區則因板塊快速擠壓加劇堆覆構造,形成最高點5000公尺的連綿山脈,劇烈的降雨導致植被茂盛,頗有高山熱帶雨林態勢,而花東縱谷平原已然消弭於造山作用之中,剩一片陡峭山壁與太平洋相望;

中部地區則受東邊隆起的高聳山脈影響,「大斷崖」區域天氣系統更加紊亂,乾濕季更加分明且變化劇烈,其間多處斷層丘陵遍佈,導致交通往來不易,各方勢力各自為政在中部謀求利益與出路,混亂的地形適合躲避災獸襲擊,也成為獨自生存的流浪者們聚集的場所。

地理
環境

​※以下地圖可點選查看分區詳情,地理環境可依創作需求進行調整,官方僅提供環境氣候參考,創作繳交上無需完全套用,方便描述即可

中部大斷崖

夜鷺據點

協會據點

東部高山帶

bottom of page